English

知识经济与新闻工作

1999-04-02 来源:光明日报 白建国 我有话说

知识经济是把物质生产和知识生产结合起来、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并为社会带来巨大财富的经济形式。知识经济将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由此而推动的社会发展,为我们的新闻报道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知识经济报道为什么“热”

一个时期以来媒体有关知识经济的报道,其频率之高是其他任何专题宣传所少见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各种媒体中,知识经济成了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知识经济之所以“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全新的概念,智慧的总和。在中国,“知识”这个词从来是崇高而神圣的。这一向来代表着人类精神和智慧的神圣之物,竟然要和经济联系,确实让长期以传统思维方式分析、考虑问题的国人感到新鲜。然而,这种联系在一些发达国家正在变为现实。知识与经济的结合将成为发达国家的主导经济形态。这一全新的内容、全新的概念、全新的方法,越来越引起媒体的重视。

2.读者的兴趣,媒体的焦点。媒体要不断用新的事物来充实自己的报道,不断选择热点新闻来吸引读者,以提高受众的兴趣。知识经济就是这样一种能吸引读者、增加读者兴趣并有深度、有新闻性的焦点。当你认识到它确实在一天天向你走近,你必须面对它的挑战时,你会把原有的神秘感变成求知欲和好奇心。正是这种对知识经济渐近的理解,才使它越来越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3.发展的战略,未来的方向。科教兴国是我们的既定国策。知识经济的时代是更加重视知识、科技、人才的时代,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时代,电脑化、数字化、网络化等未来最具有代表性的东西越来越成为人们充实自己的“知识增长点”,也使人们越来越感到这是人类未来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的发展方向。

知识经济对新闻工作的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将带动经济、政治、文化、新闻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也必然极大地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新闻是时代的神经,记者是时代的尖兵。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跟上时代的发展,新闻工作必须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1.思想观念的挑战。知识经济打破了人们传统的思维模式,处在知识经济变革时代的记者,首先要树立知识经济的新思想、新观念,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新闻实践。比如,我们在采访中看一个城市的发展,若用老眼光,常常只注重它的物化方面:新盖了多少栋楼房,新建了多少家企业,产值增加了多少。如果用知识经济的眼光看,那就要先看这个城市的环境和配套设施如何,新上的企业和项目是否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决定这一地区发展后劲的高科技产业、信息产业和科教事业发展得怎样?这样采访,才能把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态势,更准确、更深刻地把握住。知识经济时代的新思想、新观念,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核心是强调知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加快思想观念的更新。

2.知识结构的挑战。知识经济时代,围绕着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空间技术、信息科学等学科,形成的全新的支柱产业群,带动了整个时代的前进,同时对我们原有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挑战。如果我们对这些新技术、新领域的基本知识不了解,就不可能作出成功的报道。显然,现代科学技术在记者知识结构中的地位也大大加强了。任何人只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现代职业的要求。

3.工作方式的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不同国家、地区、单位和个人联成为一个整体,新闻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事件,都会立刻传遍全球。因此,新闻竞争将变得非常激烈。为了适应这一变化,记者必须努力培养自己快速捕捉新闻的能力,扩大新闻采访的视野,关注重点报道的领域。过去那种先听汇报,再找新闻,然后慢慢磨稿子的工作方式,已到非改不可的时候了。现代记者还必须要会熟练使用电脑、电传等办公、通讯设备,使采、编、排形成一个快速、准确、高效的新闻“流水线”。

增强新闻工作的创新意识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是创新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是创新的时代。现代社会的人们可以在信息高速公路、信息网络中获取他们需要的大量东西。因此,创新是新闻媒体的生命。只有不断地推出“独家报道”,时刻有独到新颖的见解和与众不同的报道风格的媒体,才会被人们所广泛接受。

首先,新闻要在内容、体裁上创新。今天,我们观察社会生活会发现上网的人越来越多,网络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当网络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出许多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话题。全球掀起的知识化、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浪潮,它所带来的新的企业管理谋略、营销策略,以及人们为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而采取的措施等,都将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尽可能地将其中有价值的新闻内容,通过新颖的体裁带给人们。

其次,新闻的深度报道将更加重要。大量的新闻信息流昼夜不停地发布,绝大多数如同“过眼云烟”,“飘逝”而去,只有那些揭示新闻本质、能产生不同凡响的深度报道,才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新闻载体多了,容量大了,内容的深度越来越重要。有深度才叫“创造”,有深度才能“抗压”。许多新闻事实,需要透过表象进行理性透视。新闻的审视不能局限于单纯的披露事实,对一些重要新闻事实和事件,必须从政治的高度、民族文化传统以及历史现实环境等方面,进行宏观、立体的分析,使人得到新闻背后的新闻,产生心灵上的启迪和震撼。

再次,新闻要有新的角度。知识经济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新的视角,如知识经济对我国有哪些机遇和挑战,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知识经济与环境、资源、教育的关系,知识经济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以及知识经济会不会导致失业和犯罪的增加等等,通过这些新的新闻视角,把新闻的内容搞活,使其更富时代气息。新角度,一方面要靠记者的努力发现和鉴别,另一方面利用别人的智慧,善于与专家学者打交道,也至关重要。一般来说,专家学者对他那个领域或相近领域的新闻事件及问题一般都有独到的分析和见解。事实上,有关社会问题的深度报道,注意采纳、运用专家学者的意见,增强报道说服力和权威性,已是新闻报道适应时代发展的一个普遍做法。在未来时代,记者的创新,必须依赖一批专家学者朋友做支撑。这样新闻创新才会有较高的起点和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知识经济的发展给社会的各个领域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也为新闻工作带来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们应积极宣传知识经济为社会、人类所带来的发展与进步,弘扬人类的文明与创新精神,疏导在前进道路上出现的矛盾与障碍,鞭笞知识经济时代的腐朽与污浊,使新闻宣传跟上知识经济时代的节拍,为社会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